Search

【學員提問】#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#開放報名中
問:如何快速抓到一件事的重點?例如找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學員提問】#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#開放報名中
問:如何快速抓到一件事的重點?例如找到研究的重點方向、寫作的技巧等,可延伸為,如何快速適應一個新環境、如何精準識人等,除了「累積經驗與不斷練習」這個老套的答案以外。

答:(蔡依橙)

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。如果這世界上的事情,有什麼技術,能有這麼大的威力,我個人認為,應該是「#對人性的洞察」。

很多時候,我們埋頭苦幹,把技術推到極致,但客戶卻不買單;相對地,有些人,卻總能知道該在那邊努力,以得到最精確的效果。

例如每次課程,都有同學用的 iPhone 來說,蘋果公司的科技是先進沒有錯,但個別技術比他先進的手機,所在多有,更別說許多仍在實驗室尚未量產的專利。

不過,從 iPhone 3GS 到現在 iPhone XS Max 的黃金年代,卻是以「圍繞消費者的需求」出發的。像是賈伯斯說過,消費者手機會放口袋,口袋會有鑰匙,所以手機螢幕要抗刮,硬度要高,所以才找康寧。

而他也知道康寧想在手持式裝置有更多應用與突破,才能給予高壓,要求他們一定要做出來。這麼簡單的道理,手機都出來那麼多年了,卻是賈伯斯第一個洞察並執行完成。

同樣的,建立 App Store 平台,靠的是對開發者的洞察、對消費者的洞察、對蘋果所有周邊供應商的洞察。

回到你的問題,研究的方向與寫作的技巧,其實就是對自己的環境以及所擁有的資源的洞察,加上對國際學術社群的洞察,reviewer 要什麼?editor 要什麼?你自己要什麼?你又能夠給什麼?找到那個彼此 match 的點,就學術起飛了。

如何精準識人,如何領導醫療團隊,這就是對目標的洞察,老闆要什麼?病患要什麼?客人要什麼?然後對團隊成員的洞察,每一個個別的團隊成員,他的強項是什麼?他心裡到底要什麼(通常人都不會自己說,你要從行為跟選擇去看)?而你手上的資源,可以怎麼去支持並滿足他們,往目標走去?

「累積經驗不斷練習」,基本上沒錯,但這回答會讓人覺得老套,是因為沒有人告訴你到底自己累積的經驗對不對,自己的練習方向對不對,而在埋頭苦練的過程中,感到徬徨,失去信念。「心」一旦決定放棄之後,「大腦」自然會找很多的理由,為自己的放棄,補上完整的論述。

而新思惟的課程設計,就是在各位還不放棄自己的時候,協助各位把方向搞定,並陪著各位實際操作那些最重要的關鍵。

簡報如此、研究如此、個人品牌如此、生涯的各種議題也如此。


👁‍🗨 新思惟近期課程 │ https://www.innovarad.tw/recent/

【尚有名額】

2021 / 8 / 1(日)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
➠ 擁有自己的發聲管道或平台,才能將專業品牌傳遞。
https://pati2015.innovarad.tw/p/event.html

2021 / 8 / 21(六)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
➠ 快速拼出 SCI,一堂課秒懂 5 種研究必學統計!
https://mepa2014.innovarad.tw/event/

※新思惟的工作坊舉辦,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範隨時進行調整。

https://i-chentsai.innovarad.tw/2018/11/humanity_insight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http://www.innovarad.tw/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(用「心」的新思「惟」)
View all posts